| 网站首页 | 名医讲堂 | 名医名家  | 新闻报道 | 健康社区行 | 御医学府 | 御康国医馆 | 
最新公告:     广东名医网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8-10-31]        
当前位置:名医讲堂

中医推拿的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admin 发表于:2018-11-03    

推拿的治疗原则是推拿治疗疾病的总的法则。临床工作中,必须因人、因病、因症、因时、因地,采用和组合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疾病。但推拿的具体治疗方法,是在推拿的治疗,原则下制定的,这些原则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一、整体观念,辨证施术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也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机体与自然界统一性的思想,贯穿在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整体观念的原则,在推拿临床中,既要体现在分析局部症状时,要注意机体整体对局部的影响;又要在处理局部症状时,重视机体整体的调整。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临床中辨证施治表现在,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然后,根据这种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然而,在临床推拿工作中,辨证论治具体表现为辨证施术,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疗法则,选择手法的操作方法、穴位和部位,进行具体的操作治疗。对按照现代医学分类的疾病的推拿治疗,辨证施术的原则表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特点。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以病机的异同为依据的治疗原则,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意。同病异治,即同一疾病采用不同的推拿手法治疗。某些疾病,病变部位和症状虽然相同,但因其具体的病机不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选用的推拿手法及穴位、部位就因之而异。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同的推拿手法治疗。某些疾病,病变部位和症状虽然不同,但因其主要病机相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可以选用相同的推拿手法及穴位、部位。

二、标本同治,缓急兼顾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表现出来,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并不都反应疾病的本质,有的甚至是假象。只有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表现在内的全部情况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确定何者为标,何者为本。

由于推拿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指导下,应该标本同治、缓急兼顾。既要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治疗,又要注重疾病次要矛盾的处理;既要积极治疗疾病的急性发作,又要兼顾疾病慢性症状的处理。同时,在推拿临床中,正确地应用标本同治、缓急兼顾的治疗原则,不仅要制定推拿本身具体的治疗方法,还应该依据这一原则与其他治疗方法合理结合。

三、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推拿治疗,是一种运动疗法。不论手法对机体的作用方式,还是指导病员所进行的功法训练,都是在运动。推拿“以动为主”的治疗原则,是指在手法操作时,或指导病员进行功法锻炼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病理状况,确定其作用力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动作的徐疾和活动幅度的大小。适宜的运动方式,是取得理想疗效的关键。同时,推拿治疗在“以动为主”时,也必须注意“动静结合”,一是在手法操作时,要求医务人员和病员都应该情志安静,思想集中,动中有静;二是推拿治疗及功法锻炼后,病员应该注意安静休息,使机体有一个自身调整恢复的过程。医务人员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动和静一定要合理结合。


推拿学是在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阐述和研究运用手法和功法训练防治疾病的方法、规律和原理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推拿学以治疗方法为学科分类的特征。

1.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以操作者的手,或者借用一定的器具以达到手的功能的延伸,或者适当运用操作者肢体的其他部分,在受治者的肢体体表上作规范性的动作,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些作用于受治者肢体体表上的规范性动作,称为手法。其具体的操作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用手指、手掌、腕部、肘部以及肢体其他部分如头顶、脚踩等,甚至运用桑枝棒,直接在患者体表进行操作,通过功力作用于特定部位或经络腧穴而产生作用。这里还包含多个相关联的概念的内涵要素:①手法操作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以防病治病为目的;②手法是操作在受治者的肢体体表上,不需要切开肌肤后导入的手法,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自然疗法。

功法训练对推拿专业人员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推拿专业人员本人必需进行功法锻炼,以助于掌握手法的技巧性;也有利于增加体质与长时间的手法操作和施行具有一定力量的手法动作。二是指导病人功能锻炼,以巩固和延伸临床治疗效果。推拿临床工作人员的功法锻炼有动功和静功之分。而训练病人的功能锻炼,则是参照推拿专业人员功法锻炼的方法结合不同疾病的病理和症状,指导病人进行锻炼的。

2.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学的理论内涵:中医推拿是中医外治法之一,虽不同于药物,但其基本理论也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但由于推拿学的临床治疗特点表现为手法在人体体表上操作以及运动人体肢体的治疗方式,在基础理论应用方面,尤以经络腧穴为重。经络学为推拿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特别与经络学中的“皮部”和“经筋”密切相关。推拿学不但重视传统的腧穴,而且还有一些在十四经穴以外具有自身特色的穴位,如呈面状穴、线状穴的天河水、三关、六腑、五经穴、板门等。

在现代推拿学的临床治疗中,在治疗不同系统疾病时应用的理论有一种多元现象。如在治疗内科、妇科疾病时,是采用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治疗儿科疾病时,则是以小儿推拿的特定穴位、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等独特的理论指导的;在治疗运动系统疾病时,基本上是应用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理论。

由于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推拿学是一种以力学为特征的物理疗法,所以为了正确地掌握和操作手法,推拿学十分重视现代生物力学的理论和应用。

3.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证是推拿学的临床特点:推拿治疗的范围较广。推拿的治疗范围,是由推拿手法的作用所决定的。不同的临床学科,如骨伤科、内科、妇科、神经科、儿科等,如手法确能改善其临床疾病的某些病理过程,缓解症状,必然会被毫无异议地采纳。它作为一种疗法,其适应症是广泛的,对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涵盖了临床各科,如眩晕、感冒、头痛、失眠、胃脘痛、胆囊炎、腹泻、便秘、落枕、颈椎病、漏肩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椎骨错缝、四肢关节伤筋、中风后遗症、痛经、月经不调、婴儿腹泻、斜颈、咳嗽、咳喘、近视等,包括在抢救中的应用等。

治疗范围广,但并非对每一种病症推拿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法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是由手法的作用原理所决定的。当不同的疾病出现同一病理变化,手法作用能产生治疗效果时,临床症状就均得以改善和消除。可是,当同一疾病在不同时期,其某一病理阶段,手法无法产生作用时,治疗就无效。因此,手法的临床应用,一定要根据不同疾病及不同的病理阶段,把握好手法能产生的主治、辅助、参与的不同作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无效及可能发生的有害结果,应该清楚,加以避免。

推拿作为一种自然疗法,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更是一种无创伤疗法。然而它毕竟是一种外力作用于人体,如果操作错误,患者体位不当或者精神过于紧张,就可能出现一些异常情况,轻者影响推拿疗效,重者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这些在临床中所产生的异常情况,称之为推拿意外。对此古人早有认识,在《幼科发挥》《古今医统》等医籍中都有记载。

推拿意外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①诊断不明或误诊;②对疾病的机理和手法作用的原理缺乏认识;③手法操作或者选用不当;④未注意推拿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要减少、避免推拿意外的发生,推拿医生要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医疗技能:①提高诊断的正确率,避免误诊误治而发生意外;②提高手法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特别是一些旋转、扳、牵拉等运动关节类手法;③在治疗时需注意有适当的体位。这样就可以预防推拿意外的发生。

鉴于推拿学的上述特点,学习推拿学有两个环节。一是学习和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二是刻苦地学习手法和进行功法锻炼,掌握手法的基本技能和临床应用。推拿手法是一种技巧,它是力的运用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严格地说不讲究技巧的简单动作是不能称之为手法的。手法的技巧是关键,而力量则是发挥技巧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因此,作为一名推拿专业人员,不但要掌握手法的技术,同时要注意体力的锻炼,体力的锻炼就是练功。手法的训练和练功,必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再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才能使手法技术由生到熟,熟能生巧,乃至运用自如。



| 人民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部分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广东名医网 联系电话:020- 84151282  13332824806 18922244022
备案号:粤ICP备11004585号-2
Ϣҵ
粤ICP备11004585号-2